文章目录[+]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剑平
汽车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也是历次技术革命的先导产业,目前正在进行前所未有的转型和创新。
近日,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侯福深,在浙江省湖州市举行的第二十届全国汽车职业教育年会上致辞时说:“从2009年开始,中国连续15年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产销国;2023年首次突破年产销量3000万辆大关,整车出口491万辆,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出口国。”
“加强汽车职业教育,培养满足汽车产业发展新需求的高技能人才,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浙江省教育厅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处处长、一级调研员陈达说,汽车职业教育肩负着改革发展的重要使命。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副校长李政辉讲述了他在中亚国家的亲眼所见。该学校在中亚有合作项目,他去中亚发现,大街上跑的很多车是中国制造的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正在开辟汽车技能人才培养的广阔天地。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秘书长助理郑亚莉在报告中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连续9年位居世界第一。其中,2023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已达949.5万辆,在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份额超过60%,市场渗透率已经超过30%,中国成为全球第一大新能源汽车的出口国;智能化和网联化发展与全球处于同步发展水平。
当前,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领域的创新成果不断涌现,新型锂电、氟离子电池、快充技术、无线充电技术和原子能电池等关键技术的研究突破,为汽车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产生新能源汽车维修员、智能驾驶测试员等一系列新的职业。
比如,随着智能化程度的提高,生产加工技术的提升,汽车整车厂开始向装配岗位集中,涂装和焊装岗位的工人在逐步减少。零部件企业中,燃料电池方面的人才需求正在增加。
同济大学教授戴海峰以氢能源电池为例,介绍了产业链上中下游人才的需求。上游首先是制氢,需要制氢系统研发工程师、工艺工程师以及电解槽试制工程师;中游是氢能的利用,在汽车行业目前主要是质子交换膜的燃料电池,电堆以下层面需要双极板开发工程师、膜电极开发工程师、燃料电池电堆结构开发工程师等,往上集成系统层面有燃料电池系统控制工程师、测评工程师、销售经理等;下游整车应用需要燃料电池整车匹配和能量管理工程师、燃料电池整车总布置设计师,以及燃料电池整车检测与维修工程师。
这些技能人才至少需要4个方面的能力,首先需要具备跨学科的知识储备。因为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涉及物理、化学、材料、电气、机械等不同的学科,技能人才要具备这些领域的基础知识,并且融会贯通综合到氢能产业中。其次是具备技术研发创新能力,实现对氢能产业长期的技术创新和突破。第三,要具备一定的实践项目经验,技能人才应尽可能多地参与项目,从而拥有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完成产品的设计、制造和测试等相应工作。最后,要有良好的团队沟通协作能力。氢能产业发展需要具备跨学科知识、技术研发、实践操作、项目管理等多方面技能的复合型人才。
在未来5到15年,汽车产业处于低碳化、电动化、智能化融合发展的转型期,将实现点到点的一体化,按需出行,满足用户对于移动办公、便捷购物、医疗等多样化的移动服务需求。郑亚莉说,在产品研发方面,汽车将成为电力驱动、智能底盘、智能座舱、车载计算平台、云端基础平台;燃料电池汽车的重点将以发展氢燃料电池商用车作为突破口,突破电堆及关键材料,以及车载储氢系统等关键技术;此外,还将围绕汽车制造和产品𧗠生节能、新能源、智能网联和共性支撑四大技术集群。
汽车技能人才如何挑起发展的大梁?陈达认为,要紧跟产业发展步伐,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积极推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搭建校企之间的桥梁,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以产促教,开展多元评价。云南交通运输职业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雷基林建议,要引进优质的教学资源,提高专业建设国际化的水平,包括引进国外的优质职业教育教材等。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