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关于《资治通鉴》,我们熟知的一句话是“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这是宋神宗说的,是对这套书极高的评价,书名也来源于此。当然后人并没有把这套书看作是帝王家治世参考书,而是一部鸿篇巨制的史书,一部与《史记》能并驾齐驱的史书。
故而历史上有无数人对《资治通鉴》做了点评、评注、讲解甚至勘误。
熊逸老师精讲的《资治通鉴》是这几年蕞 为 翔实、精深,当然也更符合现代人阅读习惯的书。整体而言,熊逸老师自己在认真研读《资治通鉴》之后,结合同时期其他类型史书——《资治通鉴》本身就引述了众多的史书甚至私人撰述等,但引用内容有自己的侧重,结合自己的史学观,做了更为生动和鲜活的分析,此时《资治通鉴》里的事件和人物,也就有了性格张力,历史,不再被一句话或一小段文字一带而过。
《资治通鉴 熊逸版》第四辑主题是“汉家隆盛”,讲述了公元前169年到公元前75年之间的历史,其中大部分讲的是汉武帝(九册书里六册讲的都是汉武帝的内容)。
第一册的“前言”个人感觉非常重要,虽然篇幅很短,却交代清楚了熊逸老师自己的史学观,带有自己的哲学思考和思想展示。读史并不是简单的读故事,而很多人读完之后都喜欢做一些评价或指导自己遇到的实际问题,但我们要遵循基本历史逻辑,“心法”要正。
带着熊逸老师的指导方法,我们从汉文帝中后期的封王开始,走进那个波澜壮阔的历史,里面有“文景之治”,更有汉武大帝的内政外交,其用人不问家世,做事坚持法治,对匈奴先和亲再用兵,并最终解决自汉建朝以来的心头大患。
这些在熊逸老师的书里都有详细讲述,但这些“不重要”,我们在其他各类书籍、影视剧中都曾看到。在熊老师的书里,我们是站在北宋司马光的书桌旁,和他以及他的同事下属,一起翻开无数本史书,忠实地记录着汉武帝的大小事情,然后熊逸老师又回过头来,给我们讲古人所说的名字的意义,比如什么是“五鼎食”什么是“五鼎烹”,再由词延伸讲述其他历史事件(比如项羽威胁烹刘邦父亲),让我们先理解名词,进而理解历史里当事人用这些词时表达的深层含义。
这个时候,我们就从记述者的身边走到当事者的身边,历史不再是平面的,《资治通鉴》也立体了起来,熊逸老师用他丰厚的历史知识,带领我们从更多角度来了解历史、解读历史,且熊逸老师还是自己的观点和分析,比如对于卫青,司马迁评其为“以和柔自媚于上,然天下未有称也”,司马光用了前半句,熊逸老师和我们一起看了卫青的人生简历,并不认可这种评价,还通过反问的方式,引导读者自己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