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启通过杀害益而夺得君位,成为夏朝的统治者。然而,另一种说法认为,益继位后并未能获得所有部族的臣服,反而遭到了部分部族的抵制,他们支持启,并对益的部族展开了战争。经过一番激烈的斗争,启最终战胜了益,夺得了权位。此后,益联合东夷联盟对启展开了讨伐,经过数年的斗争,启终于确立了他在部族联盟中的首领地位。
先秦文献对此事件的共同记载,反映了“公天下”向“家天下”的转变,这一变化标志着中国中原地区开始出现“国家”的概念,许多历史学家因此认为这便是中国第一个世袭王朝——夏朝的起始。随着启的崛起,许多倾向于禅让传统的部族开始质疑他的权位。尤其是在启都外的有扈氏,因不满启的统治而起兵,率领部族联盟向启发起了讨伐,与启军在甘地展开了激烈的大战。
战前,启声称他的权位是“恭行天”的,这一表述为后来的周朝天子论奠定了基础。启凭借中原民众的支持,人数上占据绝对优势,最终击败了有扈氏,并将其首领罚贬为牧奴。这两次胜利标志着中原地区的主流社会观念从原始的禅让制度逐渐转向了世袭制度。
夏氏族原本姓姒,但自启开始,便以国名“夏”作为姓氏,并不再使用“伯”这一称号,而是改称为“夏后启”。启是一位能歌善舞的统治者,常常举行盛大的宴会,其中最大的一次是在钧台,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钧台之享”。在“天穆之野”,启更是表演歌舞,展现其风采。《山海经·海外西经》记载,启在舞蹈时“左手操翳,右手操环,佩玉璜”,甚至有传说称启曾上天取乐舞。
启的统治期间,其子武观时常作乱。《韩非子·说疑》提到他“害国伤民败法”,最终遭到诛杀。除了夏氏族内部的纷争,部落联盟的权威争夺也愈发激烈,预示着夏朝的统治并非一帆风顺,权力的更迭与斗争成为了这个时代的常态。启的故事不仅是个人的传奇,更是一个王朝兴衰的缩影,反映了古代中国政治权力的复杂性与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