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① 中国资产全线暴涨!高盛、瑞银、大摩集体看多
重磅政策利好持续催化,资金正大举做多中国资产。9月26日晚间,中国资产暴涨,其中,中概股、中国资产ETF、富时中国A50指数期货、恒指期货、人民币汇率全线飙涨。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涨近11%,为2022年以来最大单日涨幅,创5月以来新高。中国资产ETF美股也高开高走,多只涨超23%。隔夜热门中概股也普遍上涨,贝壳涨20.37%,华住酒店集团涨16.59%,京东涨14.39%,新东方涨14.00%,投资者押注中国市场对奢侈品需求将上升,LVMH等奢侈品巨头股价也普遍大涨。一系列重磅利好政策出台后,外资机构对中国资产的展望愈发乐观,包括高盛、瑞银、摩根士丹利等外资机构都给出不同程度的乐观表态。其中,高盛在最新的策略报告中建议投资者战术性投资中国股票。在策略上建议买入股东回报主题。此外,高盛认为,相对于A股,港股的盈利修正更为强劲。大摩最新发布的中国股票策略显示,央行的最新举措应有助于改善投资者情绪和流动性,并推动在岸和离岸市场在短期内积极反应,并可能在短期内导致战术性反弹上涨,甚至相对于新兴市场表现更好。瑞银亚洲经济研究主管及首席中国经济学家汪涛则预计,未来几个月政府会出台更为有效的财政支持措施,稳定经济增长。
香港大学中国商业学院客席副教授李徽徽:中国近期“一行一会一局”所推出的“重磅”政策组合拳,旨在稳住房地产、促进消费、激活股市等,对于中概股肯定会产生积极影响。一方面随着经济环境向好,公司业绩预期可能上调,进而推动股价上涨;另外,这些政策释放了政府稳定经济的决心,提振海外投资者的信心,从而带动中概股整体走强。在中概股中,最看好的主要是直接从政策中受益板块,其中包括:1)科技与互联网,比如阿里巴巴、百度、腾讯等。这些公司受益于政府对于新质生产力的大力支持;2)电商与物流:如京东、拼多多等。消费刺激可直接带动其业务增长;3)新能源汽车:如蔚来和小鹏。随着中国对绿色经济和新能源汽车的支持力度加大,该板块企业有望从中受益;4)房地产相关: 虽然房地产商较少在美上市,但如贝壳找房等房地产服务平台可从中受益。综合来看,短期内政策带来的效应是积极的,中长期趋势还是要回归到基本面。公司业绩基本面会决定后续上涨的可持续性。
海顺投顾黄俊:我国政府近期推出的一系列政策利好显著增强了投资者的信心。为刺激经济增长,我国实施了降准、降息及降存量房贷利率等一系列措施。这些政策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经济复苏所面临的挑战,同时对市场流动性进行引导,使资金更为充裕,促进企业与消费的增长。此外,外汇市场的波动也是中概股暴涨的重要推手。离岸人民币对美元强劲升值,吸引了众多外资流入中国市场。
② 美股隔夜收涨 标普创历史新高 纽约联储行长宣布设立新机构 PCE价格指数今晚发布
美股周四收高。道指上涨260点,标普500指数创盘中与收盘历史新高。投资者关注鲍威尔等6位美联储官员陆续在周四发表的讲话,以进一步了解未来降息路径。其中,纽约联邦储备银行行长威廉姆斯周四宣布成立一个由私人市场参与者组成的机构,以监控金融市场中利率基准或参考利率的使用情况。威廉姆斯未对经济前景或货币政策发表评论。美联储理事鲍曼表示,她希望该央行的资产负债表规模越小越好,但不确定能否缩小至接近新冠疫情前的水平。美联储理事库格勒表示,强烈支持上周美联储的50基点降息行动,并补充说,如果通胀继续如预期下降,进一步降息将是适当的。美联储最青睐的通胀指标——核心个人消费支出(PCE)价格指数将于今晚发布。分析师称,如果该数据显示通胀压力顽固,那么可能会略微抑制对50个基点降息的预期。
香港大学中国商业学院客席副教授李徽徽:美联储以50个基点的降息开局超出市场预期,因为在经济软着陆的背景下,采取大幅降息作为开局历史上罕见。但我们认为又在情理之中。因为此举更多是美联储为自己慢半拍的行动打补丁,而并非是彻底的鸽派降息。美联储官员的讲话并没有对后续的降息路径给出明确的意见,但我们依然维持之前的判断,即后续降息依旧十分保守,大概率会恢复到“小步快跑”节奏。预计美联储今年降息3次,即11月和12月还有两次降息,每次25个基点。今年共降100个基点。我们预计美联储明年会有5次降息,各25个基点,共125个基点,降息时点将会前置而非均匀分布,终端利率在明年年底会回到3%左右。
海顺投顾黄俊:判断美国经济前景是否可以实现“软着陆”需要综合考虑多个方面的因素。同时,美联储后续的降息路径也将受到经济数据变化、市场预期以及全球经济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③ GDP修正值符合预期 耶伦预计住房成本将下降 推动实现2%的通胀目标
美国第二季度实际GDP年化季率终值3%,符合预期。美国8月二手房签约量从纪录低点回升,抵押贷款利率下降鼓励一些买家涉足市场。数据显示,美国二手房签约量8月上升0.6%至70.6,但低于接受彭博调查的上涨1%的经济学家预估中值。美国财政部长珍妮特·耶伦周四表示,通胀正朝着美联储2%的目标前进,她希望随着政策制定者降低利率,就业市场将企稳。当被问及她是否认为美国通胀得到充分控制时,耶伦说“是的”。她预计住房成本将会下降,推动通胀率达到2%。耶伦还表示,美国就业市场现在“闲置略有增加”。她说,随着美联储在货币政策方面采取行动,就业形势有望企稳。耶伦拒绝就降息前景发表评论,同时指出美联储官员在上周降息50个基点后预计将进一步降息。她说,这要由美联储来决定。
香港大学中国商业学院客席副教授李徽徽:我们认为美国经济大概率还是可以实现“软着陆”的。美国目前的经济背景与以前的衰退周期不一样,我们认为传统的经济衰退前瞻指标可能失效。另外,美联储重心已经明显从“通胀”转移到“就业”,但当前就业市场不具备衰退的条件。我们的观点是,这次美国经济的根本问题还是制造业和产业部门的问题,判断标准应该聚焦在PMI和社零数据,一个代表供给端,一个代表需求端,如果两端的数据持续3个月环比走弱,那么衰退的概率基本就会很大。
海顺投顾黄俊:近期国内针对房地产推出的一系列精准举措,大大超出市场预期,房地产市场止跌企稳,将会改善相关产业链企业的经营状况。
④ AI存储撑起需求 美光财报业绩与展望极度亮眼
在人工智能带来的存储芯片需求激增推动下,美光科技在截至8月29日的第四财季的营收同比增长93%至77.5亿美元,为十多年来最大涨幅;不计某些项目的每股收益为1.18美元,均好于市场预期。展望未来,美光预测2025财年第一季度营收将达到87亿美元左右,轻松超出市场预期的83.2亿美元;扣除某些项目后的每股收益约为1.74美元,而市场预期为1.52美元。受业绩推动,美光股价隔夜大涨14.73%。美光科技表示,DRAM报价预期比此前展望有所上升,NAND报价预计环比持平,但结构上数据中心需求更强劲。公司继续把资本支出重点放在HBM投资,以及长期建设。HBM在2024年和2025年均已售罄,且定价已确定。美光的业绩通常会为整个芯片行业定下基调,因为该公司产品同时服务于个人电脑、数据中心和智能手机行业的广泛客户群。因此,美光科技的这份亮眼财报或许也能为全球芯片行业注入更多信心。
香港大学中国商业学院客席副教授李徽徽:美光最新公布财报显示,公司恢复了强劲的增长势头,不仅收入同比几乎翻倍,而且净利实现了扭亏为盈。主要还是受益于人工智能和数据中心的强劲需求,此外,美光通过积极管理已显著减少库存水平,预计毛利率也将有进一步提升。但美光也面临着传统DRAM和NAND组件需求下滑的风险,尤其是在消费电子领域。另外内存行业的周期性价格波动仍是美光面临的一个长期挑战。总体来看,美光值得关注,具有中长期的投资价值。
海顺投顾黄俊:美光公布最新靓丽财报数据主要还是受益于人工智能和数据中心的强劲需求,人工智能相关仍可继续关注。
⑤ 中产最爱的Costco上季利润超预期但营收逊色 盘后跌超1%
Costco今晨盘后发布截至9月1日的公司2024财年第四财季的业绩喜忧参半,利润增长放缓仍强于预期,营收增长超预期放缓,虽然客流增加,支持利润增长,但顾客消费更谨慎,影响收入。具体来看,营收约为797.0亿美元,同比增长近1%,略低于预期;稀释后每股收益5.29美元,同比增长8.8%,高于预期;计入汽油价格和外汇因素影响,同店销售增长5.4%,高于预期。财报公布后,周四收跌近0.8%的Costco股价盘后加速下跌,跌幅超1%。评论称,Costco的利润高于预期体现了,面对成本压力,消费者的支出仍强劲。过往纪录显示Costco业绩不受宏观经济挑战的影响,因为在Costco购物要支付会员费,这类消费者往往更富有。还有评论称,四季度Costco的营收低于预期源于顾客消费谨慎,以及汽油价格下跌的影响。今年7月,Costco宣布从9月1日起,将美加会员费上调5美元至65美元。本次财报显示,四季度Costco的付费会员7620万,同比增长7.3%;全球会员续费率90.5%,美加会员续费率92.9%。评论称,提高会员费从本月开始执行,可能需要几个月的时间才能看到这一变化对续订率或会员注册量的影响。
香港大学中国商业学院客席副教授李徽徽:Costco业绩报还算平稳,未来增长驱动力还是要看会员体系扩张和电商业务发展。然而公司也面临供应链不确定,全球运输和劳动力成本增加给其低价商品模式带来压力。此外,在新兴市场,Costco面临着本土零售商的激烈竞争,还有全球对手山姆店和亚马逊的市场份额增长。目前Costco市盈率在54倍,显著高于行业均值23倍,50倍以上的PE要么是行业垄断或者高速成长,但Costco都不具备,所以对其谨慎看淡。
海顺投顾黄俊:Costco公司目前财务稳健、会员制度稳定、全球扩张计划明确、市场定位清晰、数字化转型加速以及积极应对市场挑战等因素将共同推动其在未来将会取得更好的发展。但也需要注意到市场竞争的激烈性和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可能带来的潜在风险。
(本文来自第一财经)